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February, 2008

媒體工作經驗談(1)專訪Hermès設計師

身為採訪撰稿人,最令我興奮的就是可以與一些在設計或藝文界活躍的專家們。 採訪是一個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不簡單的工作。在採訪之前,我會先花時間搜尋這個對象的個人背景與工作經歷,接著再依照雜誌屬性擬出採訪提綱(也就是採訪的問題),採訪當天,我會把這個會面當作是一種“角色扮演“,依照受訪者的工作與性格屬性做出適當的裝扮,畢竟第一印象是讓人決定是否願意親近一個陌生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了完全的準備,我才能在採訪的這一兩個小時之內充滿信心,應對合宜;而對方也通常會因為我的用心感到更加安心滿意,接著與我侃侃而談。通常經過了一段愉快的採訪,我會有交了一個新朋友、或是遇到了人生導師的感覺。透過了解對方的工作專業與談話內容,常會給我對於未來更大的期許與靈感,我常會告訴自己,雖然不一定能夠活得像對方一樣精彩,但是我至少要活得像他一樣充實愉快。 然而,總還是有很多時候,我在採訪時才發現受訪者並不是像外界所敘述的那樣...,也就是說在我看來,他被塑造出來的形象優於這個人本身,那麼兩個小時下來的採訪總會讓我感到煩悶與怨恨,心想“他也不過是個有錢可以揮霍耍屁的傢伙啊!“,接著覺得這個世界真是不公平,接著開始痛恨自己的工作,充其量也不過是塑造這個人美好形象的傻蛋之一...! 對於身為媒體工作者,我常會有這種矛盾,在我認為有能力能夠介紹這世界值得認識的事物給群眾時,又常會因為群眾的需求而降低自己苛求的標準。畢竟這是“大眾“媒體啊! 那一天我跟蘿蔔頭一面看著CNN(電視新聞台),一面討論著當今記者參差不齊的水準時,我突然發現一個關於所謂“大眾傳播“的趨勢:身為觀眾的我們雖然坐在電視機前大肆批評,卻似乎因此提高了我們的自尊心與傲氣,最後潛意識地享受這種觀賞不夠完美的媒體節目...。至此,“大眾傳播“便達到了它傳播至“大眾“的目的。 所以,我才決定還是不要太過接近這種傳播工作,很多事物還是遠遠地欣賞比較輕鬆吧... 所以,我才決定離開曾經必須每天黏在電腦前10小時的工作,成為自由撰稿人---選擇自己想要寫,自己有能力寫的事物,並一面尋找能夠更令自己感到驕傲的人生職業。 任性的我,直到現在還是一事無成,卻有好多的事想要嘗試,常常有新的計畫,每天都會重新砥礪自己,試著活得跟那些令人尊敬的專家們一樣充實滿足! 以下轉載自La Vie雜誌2007年11月號的內容。 設計,就像是用心烹調出來的一道感人的料理

媒體工作經驗談(2)專訪Paul & Joe設計師

這次的採訪是最令我興奮的一次經驗。安排這次會面的化妝品公司因為臨時找不到翻譯,經過雜誌社邀請我擔任另一本法國雜誌的翻譯,雖然沒有經費(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好說話),但是還是送了我幾樣小東西。最令人開心的是,這次採訪除了因為我本身超級喜歡Paul & Joe之外,設計師本人竟然也相當熱情健談,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本人真的那麼天真有禮,還是我的法文真的不錯,她竟然到處跟人介紹我,說我的法文很完美!我想就算她只是客套,我也已經自制不了飛上天啦!雖然做了一次免費的口譯,這一天的會面實在令人感到相當興奮愉快。 我在法國讀書與工作將近三年,曾經住在一個法國寄宿家庭中,他們至今都可以說是我在法國的另一個家。在巴黎的兩年當中,我曾經休學將近一年,跟一位住在巴黎的義大利藝術家工作,也擔任過當代藝術展演中心東京宮(Palais de Tokyo)的多語導覽人員。所有的經歷只是為了要解釋,與大部分的留學生不一樣,我所認識的法國人不僅限於學校內外,大概對於法國的普通家庭以及巴黎的上流藝術圈有粗淺的瞭解。因為社會福利與政策體系的煩瑣,加上國內經濟與失業率的惡化,法國人普遍“不快樂“,他們要求對自己有利的權益,有很多可以抱怨,很多事令他們煩惱擔憂,“râleur(愛抱怨的人)"是我對於普遍法國人最常用的形容詞。 然而,這位法國設計師卻不是這樣的râleur,想什麼就直說,訪談進行得十分開朗順利。 她有點過動,有點天真(總是一直說“我沒什麼好埋怨的,我愛我的家我的兒子...,我很幸福...,這對我來說是有點太high了點...),她的同事們就像一般常見的巴黎人:冷淡、高傲(有時候是緊張過度所表現出來的酷而已)、緊繃。她卻在這樣的同事當中嘻笑談話,面對不會說法文的台灣接待人員,依然不掩飾,堅持“還是想喝Evian礦泉水“,換成一般法國人,可能會變成冗長的一句碎碎念:“麻煩您一下,我個人比較想喝那種瓶裝的Evian礦泉水,我比較習慣喝那種水,厄(語助詞)...,但是如果你們無法順利提供的話,我就只好要求您給我一杯咖啡,厄(語助詞)...,關於咖啡,希望是...厄...“,接著轉頭與同事談話,說“這裡沒有Evian,你能想像嗎...?“ Sophie可愛的地方還有,在另一位編輯採訪問題中,希望她解說一下為什麼這個品牌的粉底液效果奇佳,這位大設計師竟然大剌剌地回答“對啊,日本人真的很強哦

X Tree

春天的陽光似乎特別眷顧Charleston,在美國有些州還有暴風雪,台灣也似乎冷得令人呱呱叫的同時,我們竟然有這種暖和的下午,可以躺在草地上曬太陽。 White Point公園就在蘿蔔頭的家附近,在南北戰爭時是砲火攻守的要地。所以這裡除了有大片的草地之外,還有留下很多裝飾用的砲台,現在則是Charleston市區中欣賞夕陽跟慢跑散步的勝地。 挑了一塊有陽光,沒有狗大便的草地躺著,我把頭枕在蘿蔔頭的大腿上看天空,蘿蔔頭則拿出他的繪本,打算給我看看他小時候畫的東西,然後開始畫點什麼。 “妳看,這是my ex(前女友)送給我的情人節禮物......“ 繪本翻開內頁裡貼有一張他們兩個相擁的照片、一張還沒有大鬍子的青春蘿蔔頭,以及寫在左下角的,甜得讓人反胃的紅+粉色“情人節快樂“字樣...,啊~~還真是個實用的禮物啊!都分手這麼多年了還可以拿出來畫畫,並且能夠用來自在地介紹給現任女友的好東西。 微笑地看完他的歷年作品之後,我轉過頭看天空沈默不語...,腦子經過了一陣翻騰,幾分鐘之後我開始發表我的新理論: ---我實在不是很喜歡用“ex“這個字眼,我覺得如果要把一段過去的戀情特別加上一個ex,那不就表示這段關係還是很特別嗎?如果我提到某個曾經交往過的對象,除非那個話題是有關於我的情感發展,否則我都會用“一個朋友“來敘述。畢竟對我來說,那個人在我心裡的地位充其量也不過是個曾經有點熟的老朋友而已,用了一個ex好像潛意識裡想要表現出這個人一直存在著的特別地位...,我不喜歡這樣。 蘿蔔頭聽了,沒有多說什麼。這反應可把我惹毛了,突然之間那幾張照片跟充滿色素的草莓蛋糕字樣開始在我的心裡燃燒,然後我感覺到身邊這個大鬍子先生試著要熄滅那把火苗... ---我不能贊同那種想法,回憶就是回憶,雖然現在它對我的人生不會造成任何的影響,但我還是希望把它擺在一個不同的位置,畢竟那就是一對曾經付出過的情感啊! 這把火結合了陽光,從天空中射進我的眼裡,把我的情緒燃到了沸點: ---你還記得現在坐在你旁邊的是我嗎?我好歹也是個女生,一個談到愛情就沒有EQ的女生!不要在我看到那些照片之後,還繼續你充滿理性的愛情大道理好不好!如果是我把跟某位男生相擁的照片拿給你看,你還會這麼理智嗎?! . . . 接下來的半天,我們都沒有多說什麼話。我躲在房間裡,腦子裡試著要把那個草莓蛋糕色的字樣以及那個沒有大鬍子的笑容給忘

沒有來過Charleston,別說你很瞭美國

雖然我也沒有那麼瞭美國,不過這句宣言就是要給多數跟以前的我持有相同看法的非美國人一個新的觀點。如果你曾經待過美國的某個城市,如果你覺得已經看遍了這個國家出產的電影與連續劇...,這樣子就認為你很懂美國這個國家的話,那你一定要來Charleston。 Charleston(查爾斯頓)是位於美國東南方South Carolina(南卡羅來納)州內一個相當重要的海港大城, 原名Charles Towne,名字起源於當時登陸並命名的英國國王Charles二世。因此,從十七世紀開始,以英國人為主的移民便陸續在此定居,這個城市與其他的美國地區比較起來,算是發跡得很早。 說了這麼多,就是要讓各位想像這個城市的特別之處,它與其他美國城市最不同之處就是它的巷弄風情,非常適合散步與騎自行車,跟其他美國大城比起來,Charleston比較像是歐洲的小城市。 更貼切一點地說,我會認為Charleston是個結合了歐洲小城的優雅宜人,以及美國科技的進步舒適…,加上海港城市的居民固有的開朗熱情與豁達遠見,讓這個城市的人與文化都令人鍾愛與嚮往。 南方人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有禮貌“,大概是因為這個地區有深厚的英法國移民歷史,他們到現在還有很多令現代人想像不到的傳統習俗:Debutante ball女子初入社交的舞會。我還記得在巴黎跟還在美國等大學畢業的蘿蔔頭用webcam聊天時,看到他穿著有點誇張的燕尾服,苦笑地跟我簡單寒暄,接著就隨他父母參加舞會去 (附圖便是前幾天蘿蔔頭的爸媽受邀參加某人的Debutante ball穿著)。這種舞會實在太難解釋,因為你無法想像這年頭還有人會花錢為家中成年的的女兒們辦舞會!也就是說,如果我的好友黃鈴在18年後,與幾個有同年齡女兒的朋友們一起辦場Debutante舞會(我想我跟蘿蔔頭大概是趕不上與她們一起辦那場舞會,因為我們現在連狗都沒有...),他們可能會花到超過一場婚禮的錢(因為這種舞會都是在那種很高級的大飯店,而且每個人都要著“大“禮服澎澎裙與燕尾服,一般婚禮可能會在自家的庭院,相對就省了很多),然後邀請所有擁有同樣社會等級的朋友以及他們未婚的成年兒子來參加,就像是要宣告“我家這個女而已經成年了哦,歡迎來追她“(我知道,各位有女兒的爸爸們想到這點應該已經爆血管了吧!),好像很怕沒人要娶他們的女兒一樣!如果這是在17世紀的話,我還能想像那些貴族們的愛女心切,但是

還是得學英文

這篇文章帶給我許多共鳴。 雖然,我還是慶幸自己會說幾種語言,我也試著想要與人分享學習外語的訣竅,說穿了真如文中所稱,該是一種“解放“的感覺,而不是帶有競爭意味的苦行。 在探討關於每種語言背後的權力運行時,我也擔心那些歷史悠久,足以表現出每個地區的文化與思考模式的古老語言,真的可能會逐漸死去...。看看在兩岸的中 文,一邊是因為簡化的寫法而混淆了最正確的優美字體與發音;另一邊則是因為多國文化的崇拜而混入許多足以令人忽略母語正統的基礎...,值得令人深思。 我當然不是想要選邊站,更不希望人類再度走回歷史,只是在各位強迫自己看無趣的好萊塢片,只為了想要多懂一點那個地方的對話方式時,也請多閱讀一些有趣的本國文學,體會一下每個人都該引以為傲的五千年文化。 文/ 宋嘉行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peggylin)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所居住的這塊土地,忽然染患上一種叫做「英語集體歇斯底里症候群」的病。這種疾病表現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大家對於一種知識的獲得、一種能力的培養,產生學習上的不安與緊張。 這種資訊焦慮的文明病,發生在第一外語的課程領域裡,就是說:我們這一個原本並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族群,在習得這種語文知識及溝通能力的過程中,心理上產生了極大的不安全感與強迫性,表現在具體的外顯行為上包括: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所居住的這塊土地,忽然染患上一種叫做「英語集體歇斯底里症候群」的病。這種疾病表現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大家對於一種知識的獲得、一種能力的培養,產生學習上的不安與緊張。 這種資訊焦慮的文明病,發生在第一外語的課程領域裡,就是說:我們這一個原本並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族群,在習得這種語文知識及溝通能力的過程中,心理上產生了極大的不安全感與強迫性,表現在具體的外顯行為上包括: 一、國人開始學英文的年齡不斷提早(從國教年代的由國中開始,到教改後官方一再向下延伸到國小高年級、再至中年級,以及某些縣市偷跑到低年級、甚至幼稚園階段)。 二、花在學英文的時間和金錢明顯增加。一份由兒童福利聯盟所作的調查指出,在台北市,有6成5以上的學齡前小朋友學過英語,在這些學英語的小朋友裡,有兩 成左右的人每週學習時間超過9小時;另外根據財訊雜誌2003年10月第247期的報導,台灣9千多家補習班中,至少4千家以上是語文補習班,每年吸引3 百萬人次湧進這些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