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採訪撰稿人,最令我興奮的就是可以與一些在設計或藝文界活躍的專家們。
採訪是一個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不簡單的工作。在採訪之前,我會先花時間搜尋這個對象的個人背景與工作經歷,接著再依照雜誌屬性擬出採訪提綱(也就是採訪的問題),採訪當天,我會把這個會面當作是一種“角色扮演“,依照受訪者的工作與性格屬性做出適當的裝扮,畢竟第一印象是讓人決定是否願意親近一個陌生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了完全的準備,我才能在採訪的這一兩個小時之內充滿信心,應對合宜;而對方也通常會因為我的用心感到更加安心滿意,接著與我侃侃而談。通常經過了一段愉快的採訪,我會有交了一個新朋友、或是遇到了人生導師的感覺。透過了解對方的工作專業與談話內容,常會給我對於未來更大的期許與靈感,我常會告訴自己,雖然不一定能夠活得像對方一樣精彩,但是我至少要活得像他一樣充實愉快。
然而,總還是有很多時候,我在採訪時才發現受訪者並不是像外界所敘述的那樣...,也就是說在我看來,他被塑造出來的形象優於這個人本身,那麼兩個小時下來的採訪總會讓我感到煩悶與怨恨,心想“他也不過是個有錢可以揮霍耍屁的傢伙啊!“,接著覺得這個世界真是不公平,接著開始痛恨自己的工作,充其量也不過是塑造這個人美好形象的傻蛋之一...!
對於身為媒體工作者,我常會有這種矛盾,在我認為有能力能夠介紹這世界值得認識的事物給群眾時,又常會因為群眾的需求而降低自己苛求的標準。畢竟這是“大眾“媒體啊!
那一天我跟蘿蔔頭一面看著CNN(電視新聞台),一面討論著當今記者參差不齊的水準時,我突然發現一個關於所謂“大眾傳播“的趨勢:身為觀眾的我們雖然坐在電視機前大肆批評,卻似乎因此提高了我們的自尊心與傲氣,最後潛意識地享受這種觀賞不夠完美的媒體節目...。至此,“大眾傳播“便達到了它傳播至“大眾“的目的。
所以,我才決定還是不要太過接近這種傳播工作,很多事物還是遠遠地欣賞比較輕鬆吧...
所以,我才決定離開曾經必須每天黏在電腦前10小時的工作,成為自由撰稿人---選擇自己想要寫,自己有能力寫的事物,並一面尋找能夠更令自己感到驕傲的人生職業。
任性的我,直到現在還是一事無成,卻有好多的事想要嘗試,常常有新的計畫,每天都會重新砥礪自己,試著活得跟那些令人尊敬的專家們一樣充實滿足!
以下轉載自La Vie雜誌2007年11月號的內容。
設計,就像是用心烹調出來的一道感人的料理採訪是一個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不簡單的工作。在採訪之前,我會先花時間搜尋這個對象的個人背景與工作經歷,接著再依照雜誌屬性擬出採訪提綱(也就是採訪的問題),採訪當天,我會把這個會面當作是一種“角色扮演“,依照受訪者的工作與性格屬性做出適當的裝扮,畢竟第一印象是讓人決定是否願意親近一個陌生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了完全的準備,我才能在採訪的這一兩個小時之內充滿信心,應對合宜;而對方也通常會因為我的用心感到更加安心滿意,接著與我侃侃而談。通常經過了一段愉快的採訪,我會有交了一個新朋友、或是遇到了人生導師的感覺。透過了解對方的工作專業與談話內容,常會給我對於未來更大的期許與靈感,我常會告訴自己,雖然不一定能夠活得像對方一樣精彩,但是我至少要活得像他一樣充實愉快。
然而,總還是有很多時候,我在採訪時才發現受訪者並不是像外界所敘述的那樣...,也就是說在我看來,他被塑造出來的形象優於這個人本身,那麼兩個小時下來的採訪總會讓我感到煩悶與怨恨,心想“他也不過是個有錢可以揮霍耍屁的傢伙啊!“,接著覺得這個世界真是不公平,接著開始痛恨自己的工作,充其量也不過是塑造這個人美好形象的傻蛋之一...!
對於身為媒體工作者,我常會有這種矛盾,在我認為有能力能夠介紹這世界值得認識的事物給群眾時,又常會因為群眾的需求而降低自己苛求的標準。畢竟這是“大眾“媒體啊!
那一天我跟蘿蔔頭一面看著CNN(電視新聞台),一面討論著當今記者參差不齊的水準時,我突然發現一個關於所謂“大眾傳播“的趨勢:身為觀眾的我們雖然坐在電視機前大肆批評,卻似乎因此提高了我們的自尊心與傲氣,最後潛意識地享受這種觀賞不夠完美的媒體節目...。至此,“大眾傳播“便達到了它傳播至“大眾“的目的。
所以,我才決定還是不要太過接近這種傳播工作,很多事物還是遠遠地欣賞比較輕鬆吧...
所以,我才決定離開曾經必須每天黏在電腦前10小時的工作,成為自由撰稿人---選擇自己想要寫,自己有能力寫的事物,並一面尋找能夠更令自己感到驕傲的人生職業。
任性的我,直到現在還是一事無成,卻有好多的事想要嘗試,常常有新的計畫,每天都會重新砥礪自己,試著活得跟那些令人尊敬的專家們一樣充實滿足!
以下轉載自La Vie雜誌2007年11月號的內容。
專訪Hermès設計師Philippe Mouquet
內斂含蓄的笑容與認真的眼神是Philippe Mouquet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坦率不做作的談吐讓訪談進行得異常順利。這位百年經典品牌的設計師用他富含深度的精緻創意,與我們暢談他的設計理念與人生。採訪翻譯/ 鄒敏芳
Q1 這款新的錶款中Passe-Passe,你可以談談你的設計概念?你試著傳達什麼樣的意念給錶的使用者?
A1 我一直都很喜歡這種「可替換」的概念,可替換錶帶的設計雖然不是最新的概念,但是我相信,能提供更多選擇性的視覺設計,還是會獲得所有人的青睞。除此之 外,在Passe-Passe錶上,我設計出另一種新的更換錶帶的方式,因為我喜歡製造令人驚喜的小機關,就像是個魔術師,從一個小箱子中拿出一些令人意 外的物品那樣!所以即使是在這個已經被創造出來的替換錶帶概念中,我還是會用新的小創意來讓這個設計變得獨一無二,這樣的魔術盒觀念讓我偏好隱性的設計手 法,我很喜歡在看似平凡的外表之中製造獨特的小意外,不偏好太外放的設計,相反地我想要用一種內斂的特殊機關,讓人從簡單的外表中看不出端倪,在使用者的 展示之下表現出設計巧思,彷彿除了表現出物品的設計之外,還能打開新的溝通管道,這種由內而外的驚喜是我很想表現給人們感受的設計意涵。
Q2 在設計的過程中,你覺得哪一個元素是最重要的?
A2 在每一件設計中,我自己最重視的就是設計物件的形狀,那是一種內外兼具的美感,也就是一個用「心」呈現出來外在視覺呈現。設計對我來說是生活的延伸,所以 我偏好在日常物品當中加入新的概念,例如我所設計的Terre d’Hermès香水瓶,一般人看到這個透明方正的瓶身就會連想到男性剛正的形象,但是近看就會發現這位外表剛正的男性,其實擁有許多耐人尋味的獨特魅 力:簡單的瓶蓋外表並不是那麼平凡的拉提式開口,而是用螺旋狀向下轉開的!還有瓶底的H浮雕也要實際觸摸過它的人才會發現,一個代表品牌名以及homme (法譯:男人)的象徵字母H…,都是要抱著新鮮感的客觀態度才會發掘到的小細節,這種小驚喜還有精巧到令人捨不得丟掉的設計概念,是我在設計時相當重視的 風格呈現,我要在每一個細節中表現它所蘊含特殊的意義,每一個細節都不是巧合地被設計出來,而是認真經過思考,共同組合出獨特背景故事的細節,就像用心烹 調一道料理,要選擇最棒的食材,完美地組合所有元素,才能呈現出最感動人心的菜餚。
Q3 你是怎麼開始愛上設計的呢?
A3 在念美術學校時,我就很喜愛畫靜物,不只是這件物品的外觀形式,透過精細的筆觸,我們會從一件物品的外觀去認識它的各個層面,甚至在各個時候,透過不同的 光線,以畫者的心情去呈現每個物件的獨特性。另外每一件創造物都有其用途與歷史,我一直都很喜歡從裡到外去徹底認識一件看似平凡的物品,並思考它的存在意 義,大概從這個嗜好開始,我漸漸愛上了設計。我不是很喜歡設計太大的物品,其實我是學室內設計起家的,但是在我「設計」一個空間時,卻要尋找所有適合這個 空間的物品,那樣一來我的創造性便無法完全伸展,所以我開始走向設計物件,每一件我設計的物品幾乎都能拿在手上,就是要能從外往內欣賞它的美,接著再深入 敘述每個設計細節的含意…,所以最後,我才將設計方向導向產品設計。
Q4 與Hermès合作是如何開始的呢?
A4 我第一個為Hermès的設計是"Fruits et Légumes"皮件系列的柳橙零錢包,當時我還在服兵役(原來法國以前也有兵役制度),我告訴你,那真是一段令人厭惡的時光!跟台灣的男人一樣,暫停念 了一半的學業去那裡待一陣子,真是的!…說著這裡我都忘了我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大笑)?哦,因為當兵的時候因緣際會認識了前任總裁Jean-Louis Dumas,在跟他一起參觀Hermès歷代的產品時,我隨口說了幾點自己關於設計某條領帶的概念…,就這樣慢慢嘗試與Hermès合作並開始正式的設計 工作,不知不覺都二十年了呢!
Q5 Hermès的品牌形象以經營百年之久,你如何在這強烈的品牌風格中,創造屬於自己的設計風格?
A5 我跟Hermès的合作一直都很愉快,因為這個品牌始終給我最大的自由,讓我不用擔心行銷策略,不用煩惱我的設計賣不賣,預算會不會太高…,這對於一個創 意人來說應該是很理想的工作環境,讓我能夠自在地創造fantasy給人們。所以自由以及被尊重的一個設計環境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你看,我甚至自由到連 設計的物件都很多元化!這可是一般設計師所接觸不到的多元模式啊。Hermès最為人稱道就是它的經典魅力,因為它的產品都擁有足以對抗時間的最佳品質與 視覺呈現。這一點與我的追求不謀而合,雖然我在某些設計中加入了一點童趣,但我在設計時是希望讓每一個人都會看到這個產品而會心一笑的,不是那種會因為時 代變遷而落伍的設計。我不是一個追求「流行」的人,我的設計美感與Hermès的品牌概念相當一致,那就是要呈現出富有意涵不呆板,並足以對抗時間洪流的 經典產品,另外再加上一點屬於我的幽默感,大概就是因為如此,我才會與這個公司長期合作到現在,我一直覺得還有好多新設計可以跟Hermès一起開拓。
Q6 那一天之中,你最喜歡哪一段時光?
A6 我的工作很忙,所以其實每天的生活模式都差不多:白天工作,晚上跟家人與朋友晚餐…,跟別人沒什麼不一樣,所以這樣說來我應該最愛的是睡覺時間(笑)!開 玩笑的,我在一天當中最享受的時光應該是清晨吧!無論是在巴黎還是在我的海邊小屋,甚至當我到埃及旅行時的那一段日出之行都是,清晨的氣氛中那種緩慢的, 清新的感覺令我感到溫暖。早晨的和煦光線非常宜人,日出的光線好像可以改善所有東西的色彩,使所有大自然的造物呈現出最美的色彩,溫度隨著時間一點點地溫 暖過來,感覺非常正面樂觀。雖然有人喜愛黃昏勝過日出,但是我還是偏愛那種所有一切正要展開的感覺。
Q7 可以跟我們談談你最喜愛的城市嗎?
A7 這實在很難說,因為要說到喜歡一個城市,必定要真正認識過它才有資格說吧!我喜歡旅行,但是我沒有那麼多時間深入除了巴黎以外的城市,就拿台北來說吧,我 是第一次到台灣,但是我的時間不多,如果沒有認識這裡的人帶我參觀,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自在的靈魂可以深入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那樣一來就無法斷言自己喜不 喜歡了。既然我明天要去香港,所以我現在直接想到的是這個城市,我覺得香港是個很現代很有趣的城市,然而,若真的要說到一個對我來說很特別的城市,我會說 是紐約。因為那一次在紐約的旅程帶給我相當深刻的記憶,那是個很有活力,充滿了驚喜的城市。那個時候,因為跟我老婆在相處上發生一點問題,所以我跟一位命 理師見面,他用一種類似塔羅牌的東西給我建議,說我應該帶我老婆去一個她喜歡的地方,這樣可以令我們兩個人重修舊好。所以我就決定帶她去紐約,不過我事先 沒有跟她說地點,所以要她同時準備禦寒與避暑的兩種衣著,就是要她不到最後一刻都不知道我要帶她去哪兒。到了紐約之後,我們真的玩得很開心!所有旅程中的 事物都令人難忘,我們的雙胞胎兒女也一起去,我們去Twin Towers,在Twins餐廳裡遇到了另一對雙胞胎,連餐廳裡的服務生也是雙胞胎!在紐約渡過的這一個週末是我最珍惜的回憶之一。
Comments
基本上還滿羨慕妳的生活說
大眾媒體的程度參差不齊...好像的確是
自由撰稿人的感覺滿不賴的
我希望我以後也可以像妳這樣!!
elsa 瑜
如果我有機會能再遇到像從前的我們一樣,
有挺我們的上司跟單純三八的同事的話,
我絕對會重新考慮回到辦公室的...
孤軍奮鬥有時候會很容易感到消沈的哦!
建議妳目前還是繼續跟妳那些好同事瘋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