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我的志願:家庭主婦!

記得有次談到一個關於夢想的話題,大家回想自己小時候的第一個志願,
我開始認真回想小時候第一個志願是...

那個時候,小瘋風端正坐在椅子上,左手放在背後,眼睛跟著老師黑板的筆跡,右手在空中跟著比劃“我的志願“四個字,

老師問:小朋友們,我們今天的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大家以後想要做什麼呢?
擔任班長的品學兼優小瘋風自告奮勇地代替同學提問:老師,要怎麼知道我以後想要做什麼呢?
老師:想想妳最喜歡做什麼事,即使一直做,還能很開心的工作!

小瘋風開始轉動她的小腦袋,想著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想著自己最喜歡玩的遊戲、最喜歡的電視節目...
我的志願是成為一位家庭主婦!

因為,我好喜歡看傅培梅的烹飪節目,她長得好像我奶奶,也跟奶奶一樣會做菜!
看她總是笑笑地拿菜刀飛快切切切,真的很神氣啊!

還有,我不喜歡像電視上的那些上班族阿姨一樣,
穿著大墊肩外套與窄裙,頭髮吹高角度、嘴上塗著讓嘴巴看起來好大的口紅去上班...,
然後還一直感嘆著“職業婦女真辛苦“,
我才不要跟她們一樣勒!

如果可以每天在家煮好吃的東西,又不用那麼早起床、穿醜醜的制服上學/上班,還可以準時收看六點的“喬琪姑娘“,不用上補習班...,那不是最完美的工作嗎?!


還記得,當時老師聽到我這個品學兼優的班長的答案時,眼神中閃過了一絲驚訝跟一團迷惘...

當然啦,後來的瘋風也開始進入社會化的過程,改變志願成“當老師“或是“花店老闆“...,避免持續造成大人們的惶恐。


就跟多數規矩長大的台灣孩子們一樣,我第一次認真選擇自己的志願是進入高中,終於要選組分班時,才開始認真思考志願這件事:
雖然當時我的數理成績比起專得背誦的史地成績還要好,
但是因為非常不想成為“機械系中的101位運動涼鞋班花“,
所以就這樣跟著大多數女生進入文組,幻想自己可以成為一個空中小姐或是服裝設計師,
這樣聽起來比較漂亮嘛!

然後,我就跟著志願表進入了法文系,開始顛簸漂流的職業生涯:
念法文系時,我幻想畢業後可以去法國學服裝設計,
後來陰錯陽差進入雜誌社,開始接觸服裝設計;

進入雜誌業,我幻想可以當個成功的時尚編輯,
但沒幾年就發現自己的工作就是跟著設計師老調重彈;

離開自覺陳舊無新意的時尚傳播業後,我跑去法國學藝術、為藝術家工作,
但是發現多數職業性的藝術作品都是用錢堆積出來的假惺惺創作,
所以離開了巴黎;

回到台灣,我又覺得藝術傳播在台灣很卑微,
實在不想當個打雜的企劃人員,所以決定回到眾人吹捧的平面媒體業,
在這家新的雜誌社中,我開始研究設計,
但又發現現代太多的設計很假仙,所以決定跟這個新世代的包裝性消費盲從保持距離;

接著我開始自由接自己想做的文字工作,
寫設計或藝術的相關外稿、採訪翻譯中外名人、翻譯書...;
現在,經過了這四個月在美國當米蟲的日子啟發,我終於開始畫畫、忠實寫出自己的想法...
不知道這樣的創作熱情能維持到什麼時候...?

雖然我很明白,目前正在做的事真的能夠讓我感到開心自在,
我甚至都不想稱之為“工作“,害怕這樣的創作充實感會因為那兩個字而蒙上利益衝突的灰,
但是,另一方面的我又擔心自己只是個半調子,只有理想而不夠實際,終將成為眾多的“失意創作人“之一...
更擔心抱著太多的期望付諸努力,卻沒法獲得肯定與認同,自己會變得像梵谷一樣,憂鬱苦悶...
但是我真的很享受創作,所以只好一邊埋頭苦幹,一邊祈禱那種悲哀的狀況不要太快發生...


想到國小第一堂美術課,老師就把我的畫拿起來在同學面前表揚,
當時,我覺得老師只是喜歡我而已,又況且我是品學兼優的班長,正是拿來表揚的第一人選,
所以從來沒有把畫畫這件事放在心上,
接著又因為美術課的時間太短,下課之後又有一堆作業要做,
我只要一開始畫畫,就想要畫到最好,但是這樣的話我就會沒時間寫寫其他功課,
所以當美術老師把“完成上課時做的作品“為回家功課之後,我就開始害怕認真畫畫,
畫畫這種事在我的心裡也開始成為作業的一部份,是個需要敷衍拿分數的科目。

就這樣,“成為藝術家“這種事,也一直因為生長環境的價值觀所致,
從來沒有在我心裡成為一個“正確“的志業取向。
一直到現在,我也只敢把“畫畫“兩個字當成業餘的喜好,自學自娛。

一直到了Charleston,我才開始創作,
在這裡,我有正當的理由可以不工作(因為我只有持觀光visa,請各位朋友別再誤會我偷結婚了!)就算擔心自己不能賺錢,也能很合法地無能為力,
不會開車的我哪都不能去,所以只能在家找樂趣,或是出外散步騎腳踏車,
然後我又恰巧身處在一個很美的城市,遇到了一群很欣賞我的人,
所以我也想讓自己更像我想要成為的人!
我想成為能夠為自己的職業感到驕傲的人!


蘿蔔頭總是百分之百鼓勵我,樂觀正面的他認為“只要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就會有收穫“,
(這一點他真的非常有美國風格,充滿希望到我都覺得有點傻的程度)
他也不知道是真的愛我還是被我下了蠱,一直大讚我有天分才華什麼的,
我一方面跟著他樂觀地鼓勵著自己,一方面也為了他而心疼,
因為,只要我決定這麼繼續創作、投資心力下去,肯定無法共同負擔兩個人的經濟支出!
我很怕他會變成那種失意藝術家的另一半,為了支持我自己卻無法順利築夢...
每次談到這個話題,蘿蔔頭就會用瓊瑤的那一套,抓住我的手,叫我看著他(我快笑出來了),堅定地對我說:只要我們認真地做我們想要做的事,一定會有收穫的!
然後兩個人就破涕為笑,學日本人舉起手對著天空大喊“歐!“---加油吧!
希望大家熱烈支持,賈厚道相報囉!


在當米蟲的這段日子裡,我跟蘿蔔頭的媽媽常常並肩做菜,
她當主廚時,我就幫手,如果大家想試試亞洲風味,就換我來掌廚,
美國蘿蔔家的廚房便成了我在家中,除了房間之外的第二個出沒地,
蘿蔔媽今年退休,所以有很多時間在家裡煮飯做甜點,
看著看著,我的“傅培梅“熱血也開始燃燒起來,
除了秀出我在法國自學的料理之外,還開始烤起餅乾做甜點!
學習各種食材與香料的特性,自己控制火候與濃淡,搭配出各種口感各類風味:

在咖哩中加進牛奶與蘋果,可以讓咖哩變得更清新順口;
用蔥蒜煎牛排,再加入雪莉酒熬醬汁,就成了亞洲風味的嫩牛排;
在已經吃膩的海綿蛋糕上,淋上以橘子汁與糖粉和成的糖霜,就成了酸甜的橘子蛋糕;
在做餅乾時,加入打碎的綠茶葉,就成了清爽的茶風味餅乾!

烹飪真是一個可以發揮創意的遊戲啊!

就這樣,蘿蔔頭和我越來越不想上餐廳吃飯了!
我總會想“這種義大利麵我們自己做還比較好吃...“,
“那種餅乾最簡單了,60塊台幣就可以做30片以上吧!“
廚房就成了創作的另一個好地方!


再一次,我又重新認識自己,
一直以為自己會永遠是那種“都會女性“:上班、逛街、上餐廳...,才是現代女性理想的人生,
沒想到,當我用手畫畫、用心寫作、用味覺烹飪時,
終於發現了心中所真正嚮往的,可以無時無刻地創作,並帶給人幸福,
那種無私的充實愉快!

蘿蔔頭曾說,他覺得家庭主婦的生活無聊又封閉,我一定會受不了,
經過了這四個月,每天回家看到我的新畫作、嚐到我的新食譜、聽到我的新文章...,
他開始改變這種想法:“我可以想像妳會成為一個快樂的家庭主婦,因為妳連在家都能創作啊!“

在每天看似一成不變的生活裡,加入創意,每天都能創造新鮮事啊~

然後,我就這樣想到了我小時候的第一個志願,
20年後的瘋風終於發現,只要可以自由創作,家庭主婦就是最棒的職業!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喬琪姑娘我也有看ㄟ@@
做畫真的是一件不能當作作業的事情
真的會一點fu都沒有
有自己愛的人鼓勵真的都能化為動力
但是在台灣要做自由創作家
真的很不容易@@
對囉你們幾號要回來?
我27號會在桃園
如果你們是那天回來
我可以接你們回台北^^

yon
Fanfan said…
對啊...所以還是當家庭主婦就好,不要當創作家!
真沒企圖心的我...

我們27號會很晚到哦,大概晚上11點以後才會到...

我爸媽應該會來接我們啦,謝謝你的好意勒!
Anonymous said…
嗯嗯
真的太晚
我那天要去桃園
幫以前美編小芳拍婚宴攝影
拍完差不多十點多
所以才會問問你們囉^^

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