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沒有別人像我這個新娘子一樣,
一點都沒有“新婚“的喜孜孜態度?
打從搬到查爾斯敦以來,
我就不斷聽到眾人的祝賀...
“恭喜啊!"(猛一聽到我還得反應一下是要恭喜什麼?)
"婚禮準備得如何?“(啊...是關於結婚的恭喜啦!)
每次這一句話就可以把我敲醒,提醒我自己不只是“瘋風“本人,
而且還應該是個“幸福洋溢的新娘子“
結婚嘛!不就是開個party,穿得漂漂亮亮拍拍照嗎?
到底我還得表現得多興奮?
最重要的是,我並不太習慣成為眾人的焦點,
所以想到婚禮當天要成為會場中的模特兒,實在令我有點緊張:
妝糊掉了怎麼辦?要是被拱著在場中和蘿蔔頭獨舞該怎麼辦?
我根本不會跳那種假仙的交際舞啊!
當然,我還是因為擁有一個確定的人生伴侶而感到幸福,
蘿蔔頭和我的關係也從來沒有因為結婚這個程序而改變什麼,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還能在這個結婚的過程當中增加多少“興奮“之情啊!
說實話,當我在四年前得知這個大鬍子先生愛我,
並且準備好要與我共度人生,
這個發現所帶來的幸福感,
比現在即將成為新娘子的幸福感還要高。
不過,
這場婚禮令我興奮的是可以在這裡見到老朋友和家人,
我在法國認識的好姊妹Luna和她男友Julian,
還有弟弟和她那可愛的女朋友將會來到這裡,
而我們又即將住進那個鄰居的大房子裡,
想到屆時,蘿蔔頭和我可以帶著他們參觀這個可愛的城市就覺得很興奮!
更令我興奮的,
其實是美國婚禮中的“紅包“習俗:bridal gift registry

在美國,婚禮賓客不太直接送錢,而是送禮,
隨著網路與商品行銷的發達,
在美國更有為了新人所設計的“結婚禮品登記“,
在各大家飾或日用商品店中,
新人可以去登記,接著將自己想要的結婚禮物記錄在這間商店中,
這樣一來,想要送新人禮物的賓客們就可以進入這間商店或是其網站當中,
用新人的名字去找到新人所希望收到的禮物清單,
然後賓客再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與喜好送給新人想要的禮物。
這個主意實在是既實在又聰明啊!
首先,結婚禮物本來就是應該針對新人的婚姻生活而贈與,
送錢還不如直接送他們想要的禮物來得更直接實際,
再者,如果賓客不想要從清單上選禮物來送,
至少他們可以從這份清單當中看出這對新人的品味與喜好,
“他們想要營造出極簡還是奢華的餐廳?“
“他們喜歡什麼色系的床單跟浴巾?“
都可以從禮物清單中看出來,
這樣一來,即使賓客想要從別的商店中買禮物,也不太容易出錯。
更棒的還有,
現在這些登記禮物的商店還提供免費退換貨的服務!
假如最後新人發現對方送的禮物並不十分滿意,
他們還能拿回店裡退現金或是換其他商品,
這真是太貼心啦!
對我來說,
在東方包紅包這個習俗一直讓我覺得十分不舒服,
一方面現金怎麼樣都讓我覺得很不優雅,
在婚宴現場還會有人把你的紅包拆開來記錄,
這樣的行為更讓我覺得很商業化...
更何況最後的禮金還不知道會花在哪裡...
在查爾斯敦人的家中,
你可以造訪新人的家,聽著每對新人介紹“這組碗盤是我奶奶送我們的結婚禮物“,
“那盞燈是好友送的結婚禮物...“
感覺這個新家充滿了親友的祝福...溫馨多了!
在婚禮期間前後,賓客都可以將訂購的禮物以貨運送到新人家中,包裝精美的禮物上還會附上商店為賓客準備的賀卡以及退換貨憑據。今天我們收到的是蘿蔔頭的表姊全家送的刀組,卡片上寫著:“恭喜新婚!來自於TJ(爸爸)、Louisa(媽媽)、Lyels(女兒,也是我的學生)、James(兒子)的祝福。“連兩個小朋友的祝福都沒漏掉哦!
不過一定還是有人會說
“登記結婚禮物不也很商業化,還讓整間商店都包走了生意“
但是對我這個懶人來說,
看到禮物,其實比看到錢還得想要怎麼花,
還要來得快樂滿足,
只能說我這個美國新娘是嫁對了文化吧!
與其說知道自己要成為蘿蔔太太,
不如說終於要和蘿蔔頭共組一個新家---充滿了賓客祝福的新家,
這才真是讓我感到興奮無比!
不用再多說恭喜了,
乾脆就上Bed,Bath and Beyond
或是Pottery Barn的Gift Registry網站,
選個禮物送給我們就好啦~
一點都沒有“新婚“的喜孜孜態度?
打從搬到查爾斯敦以來,
我就不斷聽到眾人的祝賀...
“恭喜啊!"(猛一聽到我還得反應一下是要恭喜什麼?)
"婚禮準備得如何?“(啊...是關於結婚的恭喜啦!)
每次這一句話就可以把我敲醒,提醒我自己不只是“瘋風“本人,
而且還應該是個“幸福洋溢的新娘子“
結婚嘛!不就是開個party,穿得漂漂亮亮拍拍照嗎?
到底我還得表現得多興奮?
最重要的是,我並不太習慣成為眾人的焦點,
所以想到婚禮當天要成為會場中的模特兒,實在令我有點緊張:
妝糊掉了怎麼辦?要是被拱著在場中和蘿蔔頭獨舞該怎麼辦?
我根本不會跳那種假仙的交際舞啊!
當然,我還是因為擁有一個確定的人生伴侶而感到幸福,
蘿蔔頭和我的關係也從來沒有因為結婚這個程序而改變什麼,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還能在這個結婚的過程當中增加多少“興奮“之情啊!
說實話,當我在四年前得知這個大鬍子先生愛我,
並且準備好要與我共度人生,
這個發現所帶來的幸福感,
比現在即將成為新娘子的幸福感還要高。
不過,
這場婚禮令我興奮的是可以在這裡見到老朋友和家人,
我在法國認識的好姊妹Luna和她男友Julian,
還有弟弟和她那可愛的女朋友將會來到這裡,
而我們又即將住進那個鄰居的大房子裡,
想到屆時,蘿蔔頭和我可以帶著他們參觀這個可愛的城市就覺得很興奮!
更令我興奮的,
其實是美國婚禮中的“紅包“習俗:bridal gift registry
在美國,婚禮賓客不太直接送錢,而是送禮,
隨著網路與商品行銷的發達,
在美國更有為了新人所設計的“結婚禮品登記“,
在各大家飾或日用商品店中,
新人可以去登記,接著將自己想要的結婚禮物記錄在這間商店中,
這樣一來,想要送新人禮物的賓客們就可以進入這間商店或是其網站當中,
用新人的名字去找到新人所希望收到的禮物清單,
然後賓客再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與喜好送給新人想要的禮物。
這個主意實在是既實在又聰明啊!
首先,結婚禮物本來就是應該針對新人的婚姻生活而贈與,
送錢還不如直接送他們想要的禮物來得更直接實際,
再者,如果賓客不想要從清單上選禮物來送,
至少他們可以從這份清單當中看出這對新人的品味與喜好,
“他們想要營造出極簡還是奢華的餐廳?“
“他們喜歡什麼色系的床單跟浴巾?“
都可以從禮物清單中看出來,
這樣一來,即使賓客想要從別的商店中買禮物,也不太容易出錯。
更棒的還有,
現在這些登記禮物的商店還提供免費退換貨的服務!
假如最後新人發現對方送的禮物並不十分滿意,
他們還能拿回店裡退現金或是換其他商品,
這真是太貼心啦!
對我來說,
在東方包紅包這個習俗一直讓我覺得十分不舒服,
一方面現金怎麼樣都讓我覺得很不優雅,
在婚宴現場還會有人把你的紅包拆開來記錄,
這樣的行為更讓我覺得很商業化...
更何況最後的禮金還不知道會花在哪裡...
在查爾斯敦人的家中,
你可以造訪新人的家,聽著每對新人介紹“這組碗盤是我奶奶送我們的結婚禮物“,
“那盞燈是好友送的結婚禮物...“
感覺這個新家充滿了親友的祝福...溫馨多了!
不過一定還是有人會說
“登記結婚禮物不也很商業化,還讓整間商店都包走了生意“
但是對我這個懶人來說,
看到禮物,其實比看到錢還得想要怎麼花,
還要來得快樂滿足,
只能說我這個美國新娘是嫁對了文化吧!
與其說知道自己要成為蘿蔔太太,
不如說終於要和蘿蔔頭共組一個新家---充滿了賓客祝福的新家,
這才真是讓我感到興奮無比!
不用再多說恭喜了,
乾脆就上Bed,Bath and Beyond
或是Pottery Barn的Gift Registry網站,
選個禮物送給我們就好啦~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