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Deep South


既然人都在這了,
就趁這機會來好好為各位介紹一下美國這個比較不為台灣人知道的南部地區吧。

未來,瘋風會為各位介紹這個位處深南方(deep south)的美麗、美食與文化。

請容我為各位小小介紹一下這個深南方,我盡量長話短說:
因為深南方曾經是美國殖民時期最大的棉花產地,
所以人們開始從非洲引進了或許一句英文都不會說的勞工來養,也就是俗稱的奴隸,
男奴幫助種植墾地,女奴則待在家中處理家中勞務...,種族歧視的行為自然在此生根惡化,
直到美國北方的人開始提出關於人權的抗議,
然而沒有奴隸,南部人又沒有足夠的人力來維持他們的經濟支柱---棉花生產,
況且,有很多主人與他們的非洲勞工們並沒有衝突,雙方各取所需...,
就這樣,南北兩方分歧越來越大,而引發了最有名的南北戰爭。

戰爭結束,南方當然戰敗,奴隸們被釋放,
但是其實還也很多黑奴們根本沒有離開他們的主人,
只不過他們的身分從“奴隸“轉成“包食宿的勞工“...。

從美國南部的歷史轉變來看,
這裡其實是美國大陸最早被開發,最早開始發展的地區,
所以和美國其他地區比起來,這裡的人重視歷史與傳統,有教養又有禮貌...,
但是從經濟發展來看,戰敗的陰影、釋放黑奴的後續處置不當,
再加上工業革命斬斷了南方的主要經濟動脈---農業,
深南方漸漸從一個優渥悠閒的地區,轉變成全美貧戶最多的地方。
直到現在,黑白混居在幾個深南方大城市中還不是相當明顯,
因為接觸不頻繁,
白人心底壓抑著對黑人不信任的恐懼,表面上還經常過度強調種族平等;
黑人長期住在貧窮的社區,努力想要維持生計,卻總有太多不平的份子製造社會亂象,
就算今天黑白混血的總統上任,深南方地區中黑與白的鴻溝,還有待填平。



概述了一下深南方,各位對美國有興趣的,一定可以體會到,
對於美國南方人的一些刻板印象從何而來:
redneck(譯:紅脖子):意指說話帶著濃厚南方腔(就像含一顆滷蛋在說話),沒讀什麼書的大老粗---對於沒有文化素養的農夫的刻板印象;
southern girl (譯:南方女孩):刻板印象中,南方女孩喜愛穿著顏色鮮豔的polo衫,每個人的配飾中通常一定會有珍珠,喜愛的音樂通常是帶點民俗感的藍調音樂,個性保 守溫和,說話腔調細柔緩慢,所以southern girl總會給人一種較沒主見,甜美柔順的刻板印象。



總而言之,深南方就是一個非常重視傳統與禮儀的地區,
尤其是這個充滿了教堂的城市(外號Holly City聖城)Charleston查爾斯敦,
人們更是虔誠、保守與重視家庭,這樣的城市性格將市區街景維持得懷舊優雅,
靠海的天然美景與特色南方美食,更是吸引了無數的歐美觀光客。



為什麼沒有很多的亞洲觀光客?
因為這裡實在離亞洲太遠了,這裡既無迪士尼樂園,也沒有絢麗奢華的名店街,
實在很難讓旅行團賺錢,自然對這裡沒有過多著墨。


對我來說,蘿蔔頭和我住的城市查爾斯敦charleston,
好像還停留在歷史上某個美好年代,
人們穿著講究卻不奢華,說話做事低調卻十分好客,
整個城市安靜(因為太多市區的房子都因為太貴了而賣不出去...)緩慢,
有很多的美食與美女...帥哥也不少啦!



自知擁有懷舊風情是觀光的一大賣點,
查爾斯敦便有很多非常老派的觀光方式:
馬車、人力三輪車(通常都是年輕的大學生小帥哥在騎)、
古蹟與歷史文物博物館、百年餐廳...
就是倚老賣老吧!

想要一窺深南方的傳統風情,卻又不想要去紐奧良那麼頹廢的地方,
歡迎各位存好錢(因為這裡的旅館都是美金百元起跳),
帶著polo衫、獵裝領結與珍珠項鍊,
來查爾斯敦重回美好年代吧!

Comments